(资料图)
“51%的中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而能够真正从关爱老人角度出发的电视内容和新媒体内容少之又少。”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金李提出了“银发内容供需严重失衡”的问题,呼吁更多人关注“网瘾老年”。
全民上网的时代,网瘾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不少老年人前脚越过“数字鸿沟”,后脚便陷入“数字沉迷”,沉浸于方寸之间难以自拔。“网瘾老年”的队伍逐渐壮大,可与之相匹配的优质内容并没有进一步提升。养生伪科学、心灵“毒鸡汤”、洗脑式推销、假专家科普……“有一种朋友圈叫爸妈的朋友圈”,海量虚假劣质信息在老年人圈层中广为传播。而算法机制又不断投其所好进行内容投喂,更严重加剧着错误认知的偏听偏信。从这个角度说,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质银发内容,帮助老年人玩转网络、健康触网,的确很有必要。
这些年,老年网民的数量持续增长,但就现实而言,他们依然是网络世界的“边缘人”。目前的网络内容生产,总体上还是年轻人视角的信息为主,老年网民处于一种信息倒灌的被动状态,一些网言网语、时兴爆梗他们难接受、难理解,更容易信以为真。另一方面,一些在年轻人看来“一眼假”的内容却偏偏让不少老年人沉醉其中,也多少照见了“银发一族”不被重视的精神世界。比如,养生伪科学之所以能俘获老年人,背后必然包含着他们对健康活力的渴求;经常转发各类虚张声势的谣言贴,内容也许并不重要,关键是表达关心、寻求认同。这也提醒我们,保护“网瘾老年”的重点并不在于网络戒断,而应关注到其背后形形色色的心理需求。
让老年人健康触网,还需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就平台而言,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是通病,当然要进行常态化治理。单就适老化改造这一点来说,过去多停留在放大字号、优化界面等“走形”层面,至于提供更多优质内容、减少算法推送机制、杜绝恶意引流诈骗等“走心”方面,还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在互联网深度嵌入生活的今天,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年轻人如何与他们将心比心、情感共振,显然是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尽可能多些陪伴,帮助老年人满足情感需求、拓宽精神生活,为其提供更多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机会,从而摆脱网络对精神世界的操控,或许才是真正的“戒瘾”思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庞大的人口基数提醒我们,数字时代,决不能把老年人的困境边缘化。学会换位思考、秉持人文关怀,技术发展才会更有质量、更具温度。
北京晚报(ID:wxbjwb)实习记者 高源【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