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观音村:从“零收入”到年纯收入80万元的蝶变
(资料图)
□本报记者刘教清
通讯员蒋才香 黎晓蝶 文/摄
这几天,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观音村,村民正在采摘特色水果——金秋砂糖橘,准备外销,这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谁也没想到,早在七年前,观音村的集体经济却是“零收入”,属于贫困村之一。近年来,村里发展特色农业,年纯收入超过80万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观音乡地处偏僻,是恭城相对偏远的乡镇之一,观音村过去因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等因素,对村民的创业和村集体收益,都有严重影响。11月16日,该村村委副主任毛健裕说,2015年前,村集体收入真的是“身无分文”。
思想的转变,就是创造财富的起点。2015年,在乡政府的指导下,观音村班子坚定了改变全村现状的决心,不断外出学习,并从四川引进了特色柑橘和蔬菜,还争取到自治区的扶贫资金200万元,用于发展种植业。
他们通过招投标,让专业农业公司参与种植、管理,并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起初种植了43亩蔬菜,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效果良好。直到2020年,又整合资金,全面发展柑橘种植,创建了135亩的示范基地。
“柑橘今年进入丰产期,达到35万斤。”毛健裕说,他们还创建了一个360多亩的柑橘种植基地,明年进入全面产销期。同时,他们还在村里建了2个光伏发电站,让绿色能源为乡村振兴护航。“柑橘的丰收,加上光伏发电,以及蔬菜的收入,今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可达到80多万元。”
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毛健裕预计,随着另一个柑橘基地的全面挂果,“明年村集体收入肯定可以突破百万元大关。”
正因为村集体收支较大,村里制定了相关制度。毛健裕介绍说,村里的每一笔开支,都要先召开支委会,再开支部大会,最后需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每项采购,都要有合同、进出台账,每个环节都需要提供照片留底。报账时,要提供会议记录,要经过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支部书记、乡分管领导等人签字,最后才到财政部门审核报销。“可以说,制度为清廉保驾护航,让每一笔钱都用得明白,用到实处。”
如今,观音村的集体经济稳定向前。毛健裕说,下步他们要建立科学的生产线,给村里的“土货”注册品牌,走向高端,要让全村百姓享受到村集体经济的成果。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