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什么?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患者容易 出现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的现状是什么?
伴随着我们社会的老龄化,骨科医生遇见了越来越多骨质疏松的病人。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的统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两个亿,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每个骨科医生都能够在临床上遇见越来越多的骨质疏松的病人,尤其是脊柱及髋部的骨折,包括肩肘、腕关节的骨折,大量都是低能量的损伤,造成这种骨折,往往就是我们骨科医生都非常重视手术。
对骨质疏松围手术期处理比较容易忽视,因为骨科医生往往依赖于内科的医生来防治骨质疏松。所以今年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想给我们的年轻医生,要不断关注绝经期妇女的骨质疏松。我们原来往往认为,这个骨质疏松是绝经期妇女的专利,今年也提出来骨质疏松和男性也有非常重大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谱的改变,大量的临床慢阻肺、哮喘,包括类风湿,大量应用激素引起来的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同时现在有些白领生活不规律、不活动、不晒太阳,有些年轻人也出现了骨质疏松的情况。骨密度比较低,从流行病学的调查,就是三十岁到四十岁,有百分之将近四十的人,有骨密度骨量的低下。流行病学的趋势提示我们,我们现在骨质疏松随着老龄化越来越多。骨质疏松的骨折,在我们临床上,我们骨科医生遇到的越来越多,如果不重视骨质疏松、围手术期的预防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的预防,那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我们这次主要是提出来,就是让骨科医生要重视骨质疏松。
因为它的流行病学趋势,已经到了这个时段。那么我们从世界的范围来看,上个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欧美国家的骨质疏松骨折有一个非常快的上升趋势,这些年,到了21世纪以后,欧美国家的骨质疏松骨折是一个比较平稳的趋势。我们亚洲,尤其在中国,从60年代开始,骨质疏松骨折的量是急剧的增加的,尤其是2000年以后,今天上午也展示了,一些统计的资料,2000年以后,我们骨质疏松的骨折上升的速度非常快。
有一个流行病学的统计,从2000年到2006年,女性髋部的骨折增加了56%,男性髋部骨折,就是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增加了49%,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说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骨科医生在一段时间内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不足,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做得不够。此外骨质疏松骨折以后,我们从骨科技术及手术方面怎样对骨质疏松的病人,重视及做好内固定,或者做好关节的置换。包括我们治疗以后一段时间的骨质疏松的治疗,这都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的主题,就是想提高骨科医生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对围手术期,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视。
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和内固定的原则?
对骨质疏松围手术期的处理,对骨科医生来说显得更重要。我们从医学角度来讲,好多专业都在防治骨质疏松,比如说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风湿科、妇产科,都在防治骨质疏松,可是病人一旦因为骨质疏松,出现骨折,尤其是围手术期的这一段,只有骨科医生来做,所以这个时候,显得骨科医生在骨质疏松的防治方面就更为重要。
关于骨质疏松围手术期的处理,我们骨科医生首先应该认识到骨质疏松的重要性,再者是骨质疏松,从它的防治角度来讲,尤其是防止手术以后关节的松动,内固定的松动,包括骨折的延迟愈合。所以说应该是有一个非常标准的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也就是用药,用药对骨科医生来说是陌生的,因为骨科医生恐怕注意力都在做手术上,一说外科医生或者骨科医生,评判的标准是手术做的好坏,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骨质疏松涉及到我们骨科的各个亚专科,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分了十一个学组,除了护理学组,护理学组和骨质疏松也有关系。每个学组都和骨质疏松有关系,不管关节、脊柱、创伤,包括足踝,实际上他们的内容和骨质疏松都有关系。
刚才讲到了是老年社会,我们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就是防止阻断骨质疏松的恶性循环,因为围手术期骨科医生遇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说骨折以后病人制动,一制动加上骨折以后,有一个快速的骨丢失。快速的骨丢失在这个时候,往往我们开始做手术,做完手术以后,病人的内固定容易失败,同时快速的骨丢失和我们内固定以后,这个病人还得制动,这样的话骨量的丢失,就引起病人的疼痛、骨折的不愈合、内固定的失败,一系列的合并症。
骨质疏松骨折以后的恶性循环非常棘手,那么围手术期处理有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那就是用药,现在实际上在围手术期,处理的时候有很多药,基础的用药,肯定就是维生素D,普通维生素D和活性的维生素D加上钙,这是基础的用药。关于抑制骨吸收,促进骨愈合的药,有双磷酸盐、甲状旁腺素PTH,所以说怎么用这个药,这值得我们骨科医生来关注。如果用药不当,有可能反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尤其是双磷酸盐,我们也在讨论,有大量的实验,包括我们临床的经验来证实,双磷酸盐在骨折前,在骨折后和骨折后的一段时间任何时间都在用,对骨折的愈合影响不是很大。
在去年骨质疏松年会讨论的时候,因为双磷酸盐的作用基理,就是抑制破骨细胞,大家都知道骨折以后要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塑型改造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今年从国外的资料,和我们国内的一些学者研究,就是说双磷酸盐在骨折以后的早期应用,不影响骨折的愈合,不影响骨折的生物力学的强度。它仅仅是骨折线的消失稍微有些晚,塑型的时候骨痂比较大。所以说今年已经达成这个共识,就是说最首选的双磷酸盐对骨折的愈合,没有明显的影响,仅仅有两点,而且也不影响病人的愈合。
至于骨质疏松骨折,从创伤骨科来说,就是内固定这方面,有很多新的技术和新的内固定的材料,2006年及 2007年的时候,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制订了一个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指南。这个指南里面有很多关于骨质疏松骨折的这些治疗的原则。
首先要固定,使它的骨折端紧密接触,包括我们有一些滑动的髋关节粗隆间骨折滑动的钉,包括现在的PFNA,它有静态锁定、动态锁定,这都是使骨折更好的愈合,更好的接触,这是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在一些靠近关节的地方,主张宽支撑固定,包括桡骨远端、肱骨近端、我们用的锁定钢板,还有一个是宽支撑的固定,再一个是为了减少遮挡效应,有一些股骨干、肱骨干、长管状骨的骨折,主张用长板、螺钉少、板长,这样减少遮挡效应。遮挡效应也是引起骨质疏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再一个就是我们在做人工关节,在做一些椎体钉的时候,也得在骨质疏松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技术。
尤其是我们做椎体成型PVP PKP,在临床上做得很多,虽然有好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骨水泥的渗漏、骨水泥的毒性反应、相邻椎体的再骨折,一次能够打几个椎体,这都是大家在争议。可是有一些新的手术器械出现以后,这些争议,逐渐地在解决,比如说以色列的一个中心膨胀器,包括台湾的一些新的产品,就是这些新的产品,对于骨质疏松的骨折的治疗,起了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说在围手术期处理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围手术期对骨质疏松的防和治,防就是减少骨质疏松的程度,再一个防止再骨折的发生;第二个就是内固定器械的一些改进,包括我们在内固定的时候,可以做内固定的强化,用骨水泥做内固定的强化。用一些新的技术,一个是药物,一个是新的技术。对于围手术期的处理,如果我们每个骨科医生对这两个问题,有一个很到位的认识,都能够处理得比较好,减少失败率,甚至现在这种医疗环境,减少这种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很多骨科医生,骨质疏松骨折完了以后不重视药物的预防,不重视内固定的技术,最后钉子掉了、板子掉了、关节松动了,引起好多医疗纠纷,所以说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