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生活 >

【口碑小店】跟布头打了半辈子交道 “攒”了不少回头客 今日最新

时间 2023-03-31 16:49:47 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李玲使用缝纫机改衣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店门头。

小店位置。(手机软件截图)

在临桂区临政路有一家缝缝补补的小店,没有店名,装扮也很朴素。这家仅靠市民口口相传的小店,拥有着数不清的回头客。附近居民是这家小店的主要顾客群体,也不乏特意为这个口碑而来的市民,他们都是冲着小店老板的手艺而来,而小店老板也从未让顾客们失望。

★推荐理由 总能改出顾客满意的衣服

她会根据顾客的身型和衣服的材质,告诉顾客这件衣服需要改成什么样子才更适合。她还会预设修改后的成品描述给顾客听,和顾客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动手改。有些穿不了的旧衣服拿来她这里,摇身变成了新衣服,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家住临政路的苏女士

★记者探店 老板和顾客像朋友一样相处

这家小店就在路边,一眼望进去,这里没有电动的缝纫机,也没有各种压线的机器,只有一台老式的缝纫机和一盒各色的线。在小店的角落,摆放着一张躺椅,小店老板李玲正躺在躺椅上午休。

“老板,帮我改个袖子。”听到声音,李玲瞬间睁开眼睛,站起身,恢复了工作状态,打量着顾客拿来的衣服,便动起手来。

比划好尺寸后,李玲拿起剪刀快准狠地剪开袖子,裁短一截。在准备缝合时,她发现袖子比较宽,与顾客协商后决定把袖子改小一点,她又用小剪刀拆开袖子,裁剪合适尺寸,就开始了缝纫工作。只见她一会坐在老式缝纫机旁穿针引线,踩得缝纫机嘎吱嘎吱地响。不一会,她起身去窗台将布料熨烫平整,又回来缝纫,虽然改个袖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李玲非常专注。

顾客则熟门熟路地倒着水喝,找凳子坐下,用家乡话跟李玲唠着家常。李玲像是听习惯了这样的口音,也能唠上一会。没一会,这件衣服就改好了,她拿着改好的衣服现场跟顾客比对,改得刚好合适。

这时,一位顾客来拿早上送来的衣服。她将改好的衣服穿在身上,连声说“我觉得比在外面买的还合身”。这件衣服几乎是拆开重新裁剪缝合的,至少改小了两个码数才贴合顾客的身型。这位顾客看着改好的衣服有模有样的,还想将身上穿着的大衣也改短一点,但李玲告诉她,大衣有腰带,现在比例刚刚好,改了反而没有那么好看。

李玲总能为顾客着想,让顾客花最少的钱穿上合身的衣服,而不是为了赚钱就能改则改,顾客们对她的技艺也是赞不绝口。

仅一个多小时,陆陆续续有五个人来找李玲。李玲告诉记者,她们都是小店的熟客,大多都是附近的居民。哪怕不是来改衣服的,就是买菜路过也会来唠几句。“平时跟顾客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充分了解顾客的喜好,才能为顾客改出更合身的衣服。”李玲说,她跟顾客的友谊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小店故事 跟布头打了半辈子交道

三十多年前,李玲跟着师傅学习做衣服,在剪裁缝纫上比较有天赋,很快就出师了。后来,李玲便开始从事裁缝教学,去各个地方教别人如何使用缝纫机,如何做好一件衣服。“当时别人都觉得我年轻,不相信我能做得好,我就当场展示给他们看,他们看完都觉得这个女孩子有两把刷子。”李玲告诉记者,以前家人也不相信她能做好这份工作,但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她可以。

结婚后,为了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李玲开始支了个摊,帮别人缝衣服,量体裁衣是她当时最重要的工作,来找她定制衣服的顾客也不在少数。后来她就开始卖衣服,也帮顾客改衣服,有空的时候也帮别人缝定制的衣服。

八年前,李玲盘下了这间小店,给自己一个更清净稳定的环境,也更专注于给顾客改衣服了。对于做工比较繁琐的衣服她就拿回家改,因为家里有电动缝纫机,改衣服来得更方便。

刚搬新店铺的时候,她还帮顾客缝定制衣服,但现在上了一点年纪,精力没有那么好了,就不再接定制的单子,就改改衣服。虽然不帮顾客定制衣服了,但李玲依旧保留着量体裁衣的习惯,改的衣服跟新缝制的衣服一样精致。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支摊改衣服了,现在孩子都读完大学出来工作了,我还在干着,拿到衣服我就知道要改哪里,怎么改才能更适合顾客。”李玲说,从事这份工作几十年,跟布头打了半辈子交道,算是摸着了一点门道,“做个活,除了要手艺好,还要细致耐心,不能敷衍了事,这样才能对得起顾客的信任”。记者石艳红 文/摄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