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3月31日是小徐作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被通知处理税务问题的最后期限。“个体工商户在我不知情下被注册,已欠缴税款50多万元。如果税务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我就会被列为风险纳税人,不仅可能被税务稽查,还会对个人信誉造成影响。”3月30日,小徐焦急地告诉记者,她已于昨日从上海赶到深圳,奔走于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门,希望能注销成功。
小徐的遭遇源于一次兼职。从陕西老家到上海打拼、从事教育机构行政工作的小徐,平常会利用休息时间做兼职。去年,经常给小徐推荐兼职的中介发来一单线上任务:“关注公众号,搞定后给佣金150元。”小徐按照对方要求的步骤,只花费了十几分钟便完成了这一“高性价比”的兼职。
150元的佣金带来的是50多万元“从天而降”的税款。“一开始我以为是被冒名注册,后来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查到,我是通过刷脸进行过实名注册,才想起来去年做这份兼职时确实配合刷过脸。”小徐说,由于注册、开票过程自己都没有到现场,如果不是收到税务部门的通知,完全不知道自己名下还有一个已注册半年有余的个体工商户。
小徐了解到,要想注销,只能补缴50多万元税款,或有足够证据证明她是因被欺诈完成的注册程序。
这一证明之路困难重重。同样因线上兼职被注册个体工商户的立志曾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与中介沟通的微信聊天截图、微信群中发布兼职消息的截图等,但这些都难以对抗本人亲自刷脸认证的效力。目前,立志名下的个体工商户因为注册方提供了虚假地址无法取得联系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但尚在存续。而经过多次向公安部门反映情况,小徐才终于拿到一份报案回执。
此前,公民因遗失身份证等原因导致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冒用,“被法人”“被股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有效防范这种行为,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部署,自2019年起多地实行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如今,线上兼职刷脸便可注册个体工商户这一情况,给监管带来新的课题。
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玮琨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应对注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或重要人物负起实质性审核责任,尽可能避免因弄虚作假或冒名顶替带来后续问题。同时,劳动者也应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刷脸、注册无用的网站,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应尽快与主管部门联系,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以后我一定不再随意刷脸、泄露个人信息了。”截至记者发稿前,小徐仍在办理注销手续。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时斓娜)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