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子草,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生长田野向阳处。分布长江以南各地。那么在医学上虾子草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虾子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拼音名
Xiā Zǐ Cǎo.
别名
红虾子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纤花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纤弱披散草本,高约15~40厘米。茎秃净,干时带光泽。单叶对生,具极短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3~5毫米,先端短尖,全缘,背卷,基部钝,稍革质,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干时为黑紫色;托叶合生,膜质,长3~8毫米,背有短扁尖毛,边缘具较长的刚毛。花1~3朵聚生叶腋,无花柄;花萼长约3毫米,4裂,裂片具睫毛;花冠白色,长约3毫米,4裂,裂片披针形;雄蕊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2室,花柱线状,柱头略膨大。蒴果卵圆形,长2.5毫米,宽1.5~2毫米,顶部裂开;种子多数。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长田野向阳处。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寒,味微苦,无毒。"
功能主治
《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损伤,疝气,风火牙痛及妇女干血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红虾子草、尖刀牛膝、红酸浆草各四两(捣烂),薴麻四两(烧灰)。合煨酒服。
②治小儿疝气:虾子草、地茄子各一两。煎水煮耢糟服。
③治妇女于病,虚火旺者:虾子草、酱耳木根各一两,石竹根二两,黄脚鸡五钱,大地棕根四两。炖内服。如有外感风寒应先除去。(选方出《重庆草药》)
备注
本品在福建、广西作白花蛇舌草使用。参见"白花蛇舌草"条。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详细的学习了关于虾子草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虾子草具有活血的功效,虾子草针对跌打损伤,疝气等症状十分有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相关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文章哦。
标签: 虾子草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